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专业炒股配资平台
自从2022年俄乌战争的爆发,直到今年5月份爆发的巴以冲突以及6月份持续了12天的以伊战争,这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着我们对现代战争形式的理解。在当前的局势下,随着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逐渐减弱,俄乌战争似乎正进入一个逐步收尾的阶段。乌克兰面临着严峻的防空武器短缺,这使得美欧的援助供给明显跟不上战局发展的现实。与此同时,北约也注意到,俄罗斯在其军事行动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空军力量,战场态势随之迅速变化。众所周知,苏-57、苏-35战斗机以及战略轰炸机几乎全线出击,目标直指乌克兰的重要战略设施,试图改变战局格局。 尽管北约也向乌克兰空军提供了F-16与“幻影-2000”战斗机,但这些战机的性能落后至少半个代际,尤其是与俄罗斯的苏-35相比,更是显得捉襟见肘。即使这些战机在战场上可以发挥游击战术,进行某种程度的打击,但一旦直面俄罗斯的空军,很难避免被击落的悲惨命运。根据美国TWZ网站的报道,近期俄罗斯空军的苏-35S战斗机首次携带了先进的R-77M中距空对空导弹参战,这一举动无疑对乌克兰现有的空军力量构成了致命威胁,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场空战的紧张局势。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,TWZ网站在分析俄罗斯R-77M导弹时,顺便提到了一款在5月初印巴空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霹雳-15超视距空对空导弹。在5月7日的那场冲突中,巴基斯坦空军利用自制的歼-10CE战斗机及“枭龙”战斗机成功发射了霹雳-15导弹,在160公里的射程内先后击落了印度空军的5架战斗机,其中包括3架法国生产的“阵风F4”第三代空优战斗机,这一战绩足以证明霹雳-15的卓越性能。 然而,美国的军事网站在提到霹雳-15导弹时,意外地披露了北约赋予这款导弹的代号以及名称——CH-AA-10“Abaddon”。这个名字“阿巴顿”源自于圣经,希伯来语意为“毁灭之地”或“死亡之地”,字面上看就仿佛带着一丝不友善的意味。霹雳-15在印巴空战中的出色表现,让北约对这一导弹感到极大的畏惧,正因如此这个名字也显得颇具讽刺意味。 就中方武器装备的命名来看,北约赋予中国战机的代号和名字再次让人感觉到意外且耐人寻味。这场印巴空战中,表现最为抢眼的其实是我国的歼-10战斗机。北约起初将歼-10战斗机的代号定为“萤火虫”(Firefly),以此来讽刺这款新型战机的性能。然而,在战局发展之后,北约又将其改为“火鸟”(Firebird),在西方语境中,这一名称很容易被诠释为“火鸡”,同样带有贬义色彩,但显然未能掩盖其实际战斗性能的强大。歼-10战斗机在印巴空战期间成功击落了多架“阵风”战斗机,这一切不仅挑战了北约的预期,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战斗机在复杂战局中的实战能力。 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